爱尚小说网 > 大叔逆袭之天眼传奇 > 第5章 厉小妹(修订)

第5章 厉小妹(修订)

爱尚小说网 www.023us.com,最快更新大叔逆袭之天眼传奇 !

    (从本章开始的后面几章,主要是交待厉海家乡城市背景,厉海家庭故事,以及他母亲的发病经过,还有厉海得到金手指之前的医院陪护生活,比较平淡,追求爽文者可以直接跳到第10章开始阅读,不影响后面的故事。)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由于气候、地理以及某种神秘原因,江州一直以来就是驰名中外的康复胜地。

    二百公顷的石象湖烟波浩渺,雾灵山、狮子山相邻,常年温润气候宜人,东接鄂岭湘水,南靠原始森林,植被覆盖率达到惊人的70%。

    湖畔与山间,名牌医院云集,医学院校众多。无论是医院还是学校,其他分支专业不敢说,但康复方面,无论是神经康复、运动创伤还是生命疗养,都处于全国前列。

    患有神经系统疾病、骨关节系统、各种慢性病患者,从全国及至世界各地纷至踏来,又以一种远高于其他地方的治愈率与康复效果,高高兴兴地返回。

    江州政府早在十年前,就以打造“康复之都”城市名片为施政方针,配套了相关土地、资金和政策,从各个方面为患者和家属、专家人才与院校资源、商业资本提供了大量的绿色通道,由此集中了各方面的政治、经济、人文及至旅游资源,将江州这个原来的三线贫困城市,建成了青沙江沿岸,一座璀璨明珠般的平湖之城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的变化,正是咱们主人公厉海离开家乡,在京北漂泊的这十余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江南某所三级康复医院陪护厉海母亲的,是他的亲妹妹,名字就叫小妹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当年他俩父母,在给女儿取名时,打了什么样的懒主意。

    小妹的出生,赶在了计划生育收紧口子的尾部。江州乡下的重男轻女观念倒不强,要第二个孩子的愿望,大多只是多生孩子多种树,人多家旺的旧观念而已。

    小妹是跟着父亲在乡下长大的,厉海先跟知青母亲回了城,十年后,父亲才带着小妹进城,一家人才得以团聚。

    在厉海兄妹俩成长中最重要的十年里,并没在一起,所以他和小妹的感情,并不像别的兄妹那般亲密。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不高,无房产也无技能,拖着两个孩子,在这江州城里挣扎度日。后来厉海父亲,更是因为积劳成疾过世,三口之家的境况,更是一年不如一年。

    小妹的文化成绩,因为乡下教育落后的原因,一直没能跟得上城里孩子的水平。初中毕业后她上了一所财经职校,早早出来帮母亲一起供哥哥读书——尽管十余年前,未教育产业化的大学学费并不昂贵,但四年下来,家无恒产的厉海一家,还是被生生掏空了家底儿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小妹的婚姻也看似草率。

    厉海大学四年级的时候,她经人介绍,和同一条街的某个熟人家庭相了亲。那青年开了一家理发店,双方见过几次面之后还算满意,相识三个月之后,举办过简单的结婚仪式,小妹就进了对方的家门。

    当时,厉海正在一家京北报社单位实习,陪一位老记者在煤城暗访,遭遇了一段时间的失联。

    等他回到学校接到母亲电话时,一切已经无可挽回——当时家里的许多事情,都是强势的母亲一手做主的,贫贱家庭母子关系的交流也并不亲密,所以厉海只是一个被通知的角色。

    待厉海回到江州,见到自己的妹夫熊大明,倒也看不出来个好赖,于是也就接受了小妹已为人妇的事实。

    尔后他一直在京北城漂着,母亲和妹妹都没怎么告诉他,这场婚姻里面,小妹的种种不幸:

    熊大明因为是独生子,他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,初中拿了个毕业证之后,就开始混社会,交些不三不四的朋友,好吃懒做不务正业。

    后来他的父母也是看不下去,就掏空家底,买下了一个临街门面房,给自己儿子开了一家理发店,期望他学一门手艺来自己养家糊口。

    小妹认识熊大明的时候,也正是他还算收心,给一个师傅当了两年学徒,刚刚自己开店,踌躇满志要给父母回报的时候。

    熊大明的理发店位置不好,生意清淡,他的手艺也学得并不扎实,收费还高于同行水平,于是渐渐地生客不来,熟客减少,生意和口碑都下降得很快。

    熊大明的连锁美容店梦想,就此结束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后面的日子,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还整天和出入他店里的,各色杀马特男女厮混,后来更是迷上了赌博,在牌桌上,将店子轻易就输给了别人。后来他干脆不找事情做,就靠小妹在一家小私企做财务的微薄收入,还有父母的经济支援得过且过。

    小妹和熊大明结婚五年,一直没有孩子,去医院检查双方也都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但熊大明的老妈是那条街上远近闻名的悍妇,她不相信是自己儿子的问题。所以把儿媳妇是“生不出蛋的小母鸡”骂名,传得四邻五社皆为知晓,并且和儿子一起,在生活细节上处处为难小妹。

    小妹的性格一直略为谨小和孱弱,受了夫家的气,也多半自己承受着。

    后来熊大明滥赌败家,输了钱还喜欢呼朋唤友地去喝酒,回到家借酒发疯,就会随便找碴,对小妹拳脚相加。

    厉海母亲从回娘家的女儿身上发现了伤痕,才知道小妹所遭遇的家暴。

    她一生性格好强,虽然没多少文化,但在护崽儿上也绝不含糊。跟熊大明一家提出交涉后,对方以小妹生不出孩子,耽误了他家儿子传宗接代提出离婚,还要经济赔偿。

    厉海母亲当时只想和这家人断了联系,也没和厉海商量,就四处凑齐钱给了对方。

    如此,小妹才得以,从那个烂泥一般的男人身边离开。

    离婚之后的小妹搬回来和母亲一起住,也许是因为那名声和性格所累,小妹一直没有再其他人重新组建家庭。

    直到移民搬迁到江南,厉小妹心里,都对上段失败婚姻一直存在心理阴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次母亲发病很突然,去河坝菜地的时候,突然就头晕腿软,从一个三四米高的坎崖上摔下,胳膊摔断。当时她还算清醒,打了电话给小妹。

    正在单位上班的厉小妹,接到电话后匆忙赶过去。她身小力弱搬不动母亲,又四处求人未果,最后还是厉海给老同学何正长打了电话,他安排了车和司机去帮忙,才将厉海母亲送进了江州骨科医院,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。

    待厉海当天晚上匆忙赶回江州,看到做完断肢手术的母亲形消容枯,还有忙前忙后的小妹——她见到哥哥,告诉他详细情况之后,就累得倒头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再后来,在骨科医院内科住了近一周的院,厉海母亲的血压一直降不下来。

    主治医生提出他们找不到病因,建议他们转到更好的上级医院。

    母亲被确诊为脑梗死,就是转院到第五医院的急救病房里。值班医生提出了血管介入手术的建议,但光手术费用就10万。母亲一直没有正经单位打着零工,没有医保也不能重大疾病报销,母女俩也没多少存款,这笔费用只能由厉海独自承担。

    当时厉海正和妻子假离婚,准备换套大点儿房子,所以大部分钱都在妻子那里,所以手中的钱交完手术、住院费后并没有剩下多少了。

    母亲手术后,在ICU病房待了一周,之后又转入脑内科普通病房进行常规治疗。

    两周之后,她病情稳定下来,才又转入现在江南,他们家附近的这家康复医院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母亲将长期偏瘫在床,厉小妹一人无力照料的现状,让在京北城漂泊多年的厉海,终于下定决心,回乡承担起他早该担起的家庭责任。

    只是回去之前,他完全没有想到,京北迎接自己的,会是那样的一场凄风冷雨。

    直接将他,打落到三十余年,人生的谷底。